吉他文章

阿斯图里亚斯的传奇简介

2258

基本信息

    《阿斯图里亚斯的传奇》是古典吉他中最为著名的独奏曲之一。是西班牙著名音乐家、作曲家伊萨克·阿尔贝尼兹(Albeniz, Isaac, 1860-1909)作于1896~1897年。原系钢琴组曲《西班牙之歌》(OP.232)的第一曲《前奏曲》后来被编入包括八首钢琴小曲的《西班牙组曲》(OP.47),列为第五曲,这时改用现名),后被改编为古典吉他曲。
  虽然原曲是钢琴曲,但是其写法本身就可能受到吉他演奏法的影响。后来主要以吉他独奏曲广泛流传。吉他改编曲有若干不同版本,但是从结构上看来,大体相同。改编者有塔雷加、塞戈维亚、罗梅罗等。

创作背景

    十九世纪末,已经在全欧洲名声大噪的阿尔贝尼兹厌倦了日复一日的商业演出,回到了自己的祖国西班牙。在这段时期,他的音乐创作达到了巅峰的水平,并创作出了颇受西班牙音乐元素影响的器乐作品--《西班牙组曲》,而《阿斯图里亚斯的传奇》是这部组曲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本曲的原名为《Austurias》,即《阿斯图里亚斯》,但这首作品也经常被吉他演奏家们称作Leyenda-西班牙语“传奇”的意思, 所以它的中文名字一般译作《阿斯图里亚斯的传奇》。
  阿斯图里亚斯地处西班牙西北部,今奥维耶多省内,北临比斯开湾。面积10.565平方公里。人口112.7万(1981)。公元718-910年曾为伊比利亚半岛上的独立基督教王国,系由西哥特人组成。建都先在奥尼斯,780年起迁普拉维亚,九世纪迁至奥维耶多市。西班牙光复运动时期,这里爆发过多次战争,战争场面极为悲壮惨烈,本曲即取材于这场战争,反映了千军万马往来冲杀的古战场景象。


作者简介

  Isaac Albéniz 伊萨克·阿尔贝尼兹,西班牙作曲家、钢琴家。1860年生于西班牙东北部卡塔罗尼亚的坎普洛尔东。童年时起便显示出惊人的钢琴演奏天赋,并在4岁的时候在巴塞罗那首次公开演出。
  1875年,阿尔贝尼斯在国王阿方索(Alfonso)十二世的私人秘书的帮助下获得了皇家的资助,而去布鲁塞尔音乐学院学习。1879年,他在那里获得了钢琴大赛的一等奖。此后又到欧洲进行巡回演出。
  1883年是阿尔贝尼斯生活的转折点,在结束了南美的旅行之后,他在巴塞罗那定居。在那里,他结识了素有“西班牙民族音乐之父”称号的菲里佩·佩德雷尔。
  1883年,阿尔贝尼斯与他的第一个学生Rosita Jordana结婚,1885年,他们夫妇搬到了马德里。
  在此期间,阿尔贝尼斯还创作了大量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例如古风组曲(Suites Anciennes)----三首新巴洛克风格舞曲;一部李斯特风格的练习曲(Deseo Estudio de Concierto)。他的第一部钢琴协奏曲(Concierto Fantastico, Op.78)也是在1886年左右写成的。更为重要的是,也是在这个时期他创作出了受西班牙音乐元素影响的器乐作品,例如西班牙组曲(Op.47,只有 Granada,Cantaluna,Sevilla和Cuba),西班牙舞曲和西班牙随想曲(Op.70),Torre Bermeja(Op.92, No.12)等等。
  1900年以后,阿尔贝尼斯的生活开始变得痛苦不堪,他患了布莱特氏病(肾小球肾炎),一种最终夺去他生命的肾病。他的夫人也开始病重,同时,他的一个孩子的死亡更加重了他的痛苦,这使他根本无法完成他那几部已经开始创作的诗意的作品。
  身患重病的阿尔贝尼斯又重回他所熟悉的舞台剧作以及钢琴作品的创作,在1905~1909年间,他创作了著名的《伊比利亚》,一部由12首钢琴作品所组成的组曲,共四卷。这部作品有着丰富的内涵以及复杂的作曲技巧,它们是西班牙民族音乐(特别是安达路西亚音乐)与欧洲印象派以及浪漫乐派音乐所交织成的复合体。
  1909年三月,令人几乎无法忍受的病痛迫使阿尔贝尼斯一家从奈斯搬到了法国比利牛斯山附近的康伯莱班(Cambo-Les-Bains)。1909年5月18日,阿尔贝尼斯在那里去世,后来他的遗体被运回巴塞罗那,葬在Southwest Churchyard。

乐曲赏析

    此曲旋律优美,同时最能表现吉他的独特的丰富表现力。从开始部分的梦幻般的优美主题旋律,中部的舒缓宁静,与内敛的暗流般的情绪对比(如同西班牙人的热烈奔放、桀骜不驯的性格),到再现部的优美抒情,将吉他的表现力、感染力表达得淋漓尽致。
  此曲子是e小调(原曲g小调),3/4拍,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组成。A段是快板,主旋律和伴奏音用吉他上的钟声奏法作快速交替的演奏,产生一种特殊的共鸣效果。这段主旋律必须用p指演奏,而伴奏音必须i和m指交替演奏,p/i/m三指均用不靠弦奏法演奏,但是p指要尽量弹出靠弦奏法的音色和音量来,才能分出主旋律和伴奏的层次。
  A段的第一部分全部由十六分音符组成,这些十六分音符的第一音和第三音连起来构成主旋律。A段第二部分的伴奏音型全部是三连音,把每组三连音的第一个音符连起来构成主旋律,后面的两个音符则是伴奏音。主旋律用p指弹奏,注意主旋律的音量要突出,音色要和伴奏音有所区别。伴奏音仍然由i和m指弹奏,音量要弱一些,但要清晰,三连音节奏要准确。A段的第三部分,伴奏音型仍然是三连音。这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有两点区别,第一个区别是,每小节的开头都使用了弗拉门哥吉他音乐中的扫弦奏法,因而增加了乐曲的热烈气氛,也带来了浓郁的西班牙风味。扫弦可以p指,也可以用p指以外的四指进行轮扫,注意扫弦的时候动作要干脆,不要拖泥带水,以免扫出破音来。第二个区别是,伴奏音型的三连音全部是同音反复,表面看来演奏技法似乎比第二部分更容易一些,其实控制起来则比较困难,尤其是当主旋律音与伴奏音也是同音的时候,就要更难一些,务必要将主旋律和伴奏音区分开来。A 段的最后一部分是将前三部分的手法混合在一起,造成一种此起彼伏的效果。A段的结尾是两小节的拨奏,一个泛音,一个极弱的和弦,为乐曲转入B段作了情绪上的准备。
  B段使用行板的速度,总的情绪显得平静,但在平静中蕴涵着内在的激情。B段的第一部分是16小节的八度和音旋律,每个乐句的呼吸都应用了泛音和弦,因而产生了幻想的意境。B段的第二部分是8小节的过渡,把情绪由宁静逐渐引向激动。B段的第三部分是这一段的高潮部分,一开始主旋律在低音声部,然后向高音声部转换,接下来推出全段的高潮,以后恢复平静。在重现A段三连音节奏型三小节之后,乐曲又回到B 段开始时的八度和音主旋律,结束全段。
  经过大反复的A段之后,乐曲进入尾声,再次回到宁静安详的意境之中而结束全曲。

关于阿斯图里亚斯

    阿斯图里亚斯位于西班牙西北部,今奥维耶多省内,北临比斯开湾。面积10.565平方公里。人口112.7万(1981)。公元718-910年曾为伊比利亚半岛上的独立基督教王国,系由西哥特人组成。建都先在奥尼斯, 780年起迁普拉维亚,九世纪迁至奥维耶多市。多中世纪西哥特式教堂、城堡等遗址。